top of page
歷史上音樂治療的誕生

現代音樂治療源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義工音樂家為「退伍軍人醫院」的病人表演音樂時發現音樂能減輕生理上的疼痛,藉此後世的音樂家、精神科醫生、腦神經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著手研究運用音樂來有系統地治療身心健康。1944年,美國開辦全球首個音樂治療大學課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有音樂治療師運用音樂干預(Music intervention) 為軍人的身心社靈等方面提供適切的治療,使音樂治療逐漸發展成一門結合藝術與科學的專業。 

Screen_Shot_2019-03-28_at_3.14_edited.jpg
marking-the-end-with-a-song-1387209948-view-1.jpg
music-therapy-history_edited_edited.jpg
Musicing with Clive and Paul
隨時間發展,音樂治療成為專職服務團隊之一

根據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引,音樂治療成為醫療團隊的專職服務成員之一,團隊包括言語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臨床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當中,音樂治療師也須受過專業訓練並獲得國際考核認可持牌而執業,音樂治療師透過音樂、臨床和實證研究的應用,與受助者建立治療關係,來提升受助者的社交、情緒、溝通、認知、心理和身體機能等方面的發展和能力。

side-view-teacher-playing-piano_edited.jpg

音樂治療並非「課堂 」—

      而是個人化和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結合臨床專業、

多元化及專業團隊介入、

針對性的治療目標

⁠註冊音樂治療師為具備高等大學學歷的臨床專業人士,註冊於該屬國家的音樂治療協會,並嚴格遵循其專業道德守則和執業標準。

註冊音樂治療師專注於服務有特殊需要或曾接受其他治療而未能有療效的人士或群體,通過專業評估、制定及實行多元化的音樂治療方案,將治療融入日常生活,從而激活大腦及多感官的整合功能。此外,音樂治療除了以個人形式進行,也可以小組形式進行,與幾位對象於同一過程,以針對性的治療目標來進行治療,提升參與度及治療成效。

根據美國紐約大學Nordoff-Robbins音樂治療中心及英國劍橋音樂治療研究所,分別證實音樂治療有助提升自閉症兒童的社交溝通能力及改善失智症患者的生活質素(1)(2)

此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多項大型臨床研究,指出音樂治療能明顯改善對焦慮、抑鬱及腦神經復康(如中風、柏金遜症)等問題。(3)​

 

2022年台灣一項系統性回顧綜合12篇隨機對照試驗,發現音樂治療能有效減輕癌症患者手術或檢查時的疼痛。(4)

(1)⁠Nordoff, P.、Robbins, C.(1977)。《創意音樂治療:為特殊兒童度身訂造的治療》。紐約:John Day Company。

(2)⁠Wigram, T.(2004)。《即興:音樂治療師、教育者及學生的方法與技巧》。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3)Windle, G.、Joling, K. J.、Howson-Griffiths, T.、Woods, B.、Jones, C.、van de Ven, P. M. 等(2020)。音樂參與與健康:系統性回顧。《Perspectives in Public Health》,140(5),282–290。
(4)⁠林怡君、林慧珍、林美吟(2022)。音樂治療對癌症患者手術或檢查時疼痛之成效:系統性回顧與隨機對照試驗統合分析。《護理雜誌》,69(6),83-92。

top-view-acoustic-guitar-picnic-cloth.jpg
音樂治療中會進行什麼音樂活動?

歌曲創作和歌詞

#Songwriting & Song Discussion

在音樂治療師協助下,透過歌詞填充(fill-in-the-blank)、改歌詞或全新曲詞創作,以創作作為媒介來抒發情緒、探索自我、提升自我意識、等治療目標。

bottom of page